湊佳苗的作品,再一次的震撼人心……與以往不同的筆觸,給予讀者全新的視野,


以一封遺書作為開頭,有著十足的震撼力,卻也透徹的點出當今社會的黑暗面,


然而我們都愛拿這本《少女》跟《贖罪》、《告白》做比較,


但是我認為這三本是迥然不同的類型,而湊佳苗這次探討的是關於『死亡』的話題,


我們都有走向終點死亡的一天,面對死亡或是見證死亡的瞬間,是否能夠體悟到什麼事?


 


自殺是敗北宣言


 


一封遺書點出的主題,但是卻又有一點摸不著邊際的開端,湊佳苗這次賦予書中全新的世界,


一改以往的第一人稱,選用書中兩位少女的角度來摹寫彼此的看法,以當下高中少女的心態,


來看待「死亡」這個議題……在這個什麼都可以討論的社會,「死亡」不再是一種禁忌的話題,


湊佳苗的《少女》與《陪妳到最後》同是探討「死亡」,


《陪妳到最後》是見證「死亡剎那」的莊嚴,卡門證明死亡是一種藝術,是用生命畫下終點的藝術;


反觀湊佳苗的《少女》,書中描寫的是自殺的死亡,這是不是點出當今社會自殺的氾濫?


一如她的筆風以晦澀和諷刺話語寫下兩位少女眼中的社會與心底的世界。


 


我要重新啟動,再見


 


敦子由紀卻因為紫織的加入而逐漸有了猜忌,開始猜忌對方是否說了自己的閒話?


彼此競爭體悟死亡的真諦,然而這份真摯的友情卻開始遭受考驗;見證死亡的瞬間,


真的就能夠了悟死亡?恐怕我們都不是將死之人,沒有人能夠領悟何謂死亡……


湊佳苗的《少女》最冷洌的剖白、最衝擊的震撼,猶如《羅生門》之於芥川龍之介


值得你我在閱讀之際省思這方面的問題。


 


如果妳認為自己這麼不幸,我可以把我的人生和妳交換。


如果妳不願意,就代表妳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我們都有好朋友,只是……有沒有想過多為彼此著想?在湊佳苗的作品下在一次剖白了人性,


層層剝現的內心世界,卻又毫不留情的人心的黑暗面晾在陽光下,


清楚的點出當今青少年自我價值的認定中缺少了自信;隨著《少女》的情節,


無法壓抑心中強烈晃動的起伏,彷彿我是書中的少女般活靈活現在心中,


面對湊佳苗筆下的難關,我何嘗沒有去經歷過呢?當經歷過別離與死亡,自我就會領悟而成長。


 


為什麼要百般容忍?何不灑脫的拋下……


我身後不屬於我的世界,展翅只為自己翱翔


 


感謝皇冠出版社給予的機會,希望還有機會為貴出版社服務。


 


 


 


書中的少女,制服好像我高中時期穿校服的背影,同為白底藍線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夜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