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最愛的妳,妳在生命旅程的最後一站,我痛恨自己沒能陪妳一起走到最後。

 

「陪妳 到最後」與「妳離開 以後」是作者Ray Kluun 獻給妻子的作品。在書中刻劃了人性的矛盾、與背道而馳的情感,面對不久於人世的妻子,他不離不棄貼心;卻因孤獨恐懼症,他無法停止出軌與背叛……當剩下的情感,不再只是維繫婚姻的愛情,而是僅存關心的愛情,讓我不經思考究竟這樣的情感到底是不是愛?

 

你對於死亡感到害怕嗎?當你擁有機會與死神拔河自己最愛的人,你會選擇如何抉擇?在生命最終的旅程裡,你還有什麼事是希望一起完成的?死亡是一種藝術,而書中的卡門證明了這一點,如果能在有限的人生裡讓生命發光發熱,那麼離開就不會如此的難以接受了。

 

當你閱讀完「陪妳到最後」你是否也像我一樣失去對愛的判斷,迷失了情感上的牽絆,書中的情節與生活中的情節緊緊相扣,「癌症」在書中或是現實中成了註定離別的代名詞,對你我或是大家來說何嘗不是呢?

 

在書裡最令我感同身受的是,我和作者Ray Kluun一樣都有著罹患癌症末期的親人,當我得知我最愛的外婆將遠離人世,「潸然淚下」都不足以形容我的心情,如今我的思緒錯亂,卻因為荷蘭籍作者Ray Kluun的文字,再一次的令我感到心碎,當我站在回憶的洪流哩,分秒消逝是妳的生命,正所謂「愛要及時」你我有做到嗎?

 

最初的那天還歷歷在目,忘不了我站在手術房外的無助,而我的心情就像是在刀尖上遊走般,我陪著她走過一次又一次的化療與大大小小無數次的手術治療,在她的身邊我曾向史丹一樣感到無助、徬徨與壓力,當從醫生像法官一樣宣判了外婆只剩下僅存的3個月,而在許多雙重的治療下,外婆的生命延長的二、三年,我天真的以為我看到了希望與奇蹟,然而,在中止治療後的某一天,我親愛的外婆卻因為細菌感染而併發了急性肺炎而住進了加護病房,再一次的病危轉進了安寧病房,晴天霹靂的消息讓我一度從刀尖上跌落,在簽署第二次急救下,僅存的意識與拔河的喘息聲,好似千百支針狠狠的扎入我心,朦朧的雙眼傳達的訊息是什麼?是我還想活下去、還是我活的好累?當時的我看的好心碎,面臨台灣沒有安樂死的制度下,儘管這是不人道的做法,但是掙扎的痛苦唯有經歷過才能體會。

 

「死亡」意味著旅程的結束,卻也代表著另一個開始;同時意味著肉體的消失,但精神卻與回憶長存。再見不會是永遠的分離,是為了重逢的約定,雖然妳的離去讓我感到些許的倉促,但我深信時間會讓我們再次重逢。

 

看似玩笑的考驗,帶來前所未有的歷練,而你會因為癌症與死亡而對生命改觀嗎?唯有正視生命的難題與其重要性,才能親眼見證死亡的藝術。

 

生命中的挫折與不如意,讓彼此的愛有更多的機會成長也隨之堅韌

 

(此篇文章已參賽,無得獎所以PO來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夜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